2023级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50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 3 年,实行弹性学制,即 2-6 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等相关行业,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面向见表500201-1所示。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面向 表500201-1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 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交通运输大类(50) |
道路运输类(5002) |
土木工程建筑业(48)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员(2-02-18-09) |
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材料试验 工程质检 |
施工员 测量放线工证 资料员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员 二级建造师 |
(一)职业证书认定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将“1+X”证书制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相结合,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处理好1与X的关系,坚持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提高育人质量。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证书对应表见表500201-2所示。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证书对应表 表500201-2
序号 |
名称 |
发证机构 |
知识技能要求 |
取得时间 |
1 |
施工员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能够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2)能够识读施工图和其他工程设计、施工等文件;(3)能够编写技术交底文件,并实施技术交底;(4)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5)能够正确划分施工区段,合理确定施工顺序;(6)能够进行资源平衡计算,参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求计划,控制调整计划;(7)能够进行工程量计算及初步的工程计价;(8)能够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参与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实施质量交底;(9)能够确定施工安全防范重点,参与编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技术文件、实施安全和环境交底;(10)能够识别、分析、处理施工质量缺陷和危险源;(11)能够参与施工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12)能够记录施工情况,编制相关工程技术资料;(13)能够利用专业软件对工程信息资料进行处理。 |
第四学期 |
2 |
资料员证 |
(1)能参与编制施工资料管理计划;(2)能够建立施工资料台帐;(3)能够进行施工资料交底;(4)能够收集、审查、整理施工资料;(5)能够检索、处理、存储、传递、追溯、应用施工资料;(6)能够安全保管施工资料;(7)能够对施工资料立卷、归档、验收、移交;(8)能够参与建立施工资料计算机辅助管理平台;(9)能够应用专业软件进行施工资料的处理。 |
第四学期 |
3 |
测量放线工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1)能够进行工程测量中勘察控制点的选点工作;(2)能够测量计算得到符合精度等级的控制点数据;(3)能够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外业观测成果资料的整理和内业计算;(4)能够检验测量成果资料,提供测量数据和测量图。 |
第四学期 |
4 |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颁发 |
(1)了解、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的规范性文件;(2)熟悉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机构资质、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设备管理体系等;(3)统计技术和抽样技术及误差的基本概念、数值修约规则运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分类及应用、设备检定校准的确认及运用、能力验证的基本概念及结果的评价等;(4)能够进行粗集料、细集料的试验检测并进行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取样、成型及试验;(6)水泥、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7)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以及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8)能够进行路基路面现场测试。 |
第五学期 |
5 |
二级建造师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
第六学期 |
(二)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见表500201-3所示。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表500201-3
职业岗位 |
工 作 任 务 |
职 业 能 力 |
施工员 |
1.施工组织策划 2.施工技术管理 3.施工进度成本控制 4.质量安全环境管理 5.施工信息资料管理 |
能够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能够识读施工图和其他工程设计、施工等文件;能够编写技术交底文件并实施技术交底;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能够正确划分施工区段,合理确定施工顺序;能够进行资源平衡计算,参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求计划,控制调整计划;能够进行工程量计算及初步的工程计价/能够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参与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实施质量交底;能够确定施工安全防范重点,参与编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技术文件、实施安全和环境交底;能够识别、分析、处理施工质量缺陷和危险源;能够参与施工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能记录施工情况,编制相关工程技术资料;能够利用专业软件对工程信息资料进行处理. |
测量员 |
1.勘察控制点的选取 2.测量、计算有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数据3.施工放样 4.地形图绘制 |
能够进行工程测量中勘察控制点的选点工作;能够测量计算得到符合精度等级的控制点数据;能够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外业观测成果资料的整理和内业计算;能够检验测量成果资料,提供测量数据和测量图。 |
资料员 |
1.资料计划整理 2.资料收集整理 3.资料使用保管资4.料归档移交 5.资料信息系统管理 |
能参与编制施工资料管理计划;能够建立施工资料台帐;能够进行施工资料交底;能够收集、审查、整理施工资料;能够检索、处理、存储、传递、追溯、应用施工资料;能够安全保管施工资料;能够对施工资料立卷、归档、验收、移交;能够参与建立施工资料计算机辅助管理平台;能够应用专业软件进行施工资料的处理。 |
设计员 |
1.公路勘测外业工作和内业设计 2.中小跨径桥梁、涵洞的设计 |
能够利用GPS、RTK进行路线的外业勘测;相关设计软件进行路线内业设计以及中小跨径桥梁和涵洞的设计。 |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 |
1.公路试验室常规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备 2.公路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检测 |
能够进行粗集料、细集料的试验检测并进行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取样、成型及试验;水泥、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以及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能够进行路基路面现场测试。 |
二级建造师 |
从事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或房产单位技术负责、施工员,施工设计员等 |
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
五、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建筑工程行业法规、标准、规范;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我区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工程质检、材料检测、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根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共同创新完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厚基础、精技能、强素质、融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知识分类和知识转移规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时间为2年,学生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掌握专业技术并形成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第二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时间为1年,以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其指导思想是:以企业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500201-1。
图500201-1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政治素养、科学与专业素养、人文与身心素养三个方面。
(1)政治素养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较强的形式分析和判断能力;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科学与专业素养
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工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人文和身心素养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具有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稳定、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
2.专业技术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收集、整理、分析工程技术问题;
(4)具有熟练的测量仪器操作及施工测量放线的能力;
(5)具有基本的工程勘察与路桥施工组织能力,能够参与完成路线外业勘测、路线内业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和小桥涵设计等工作;
(6)具有初步的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能力,能够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报价文件和编制招投标文件等工作;
(7)具有基本的材料试验与检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集料、钢筋、水泥、沥青等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参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和无机结合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
(8)能够识读施工图、核算工程量,独立完成施工放样、工程内业资料填写工作,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和施工组织工作;
(9)具有基本的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能力,能够完成工程各结构的现场质量检测、参与组织竣工验收、编制竣工验收资料等工作。
3.专业知识能力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知识,熟悉基本的数学分析计算方法;
(4)熟悉必要的工程制图知识,掌握识读和审核工程施工图纸的方法;
(5)熟悉必要的测量学知识,掌握公路与桥涵施工放样的方法;
(6)掌握必要的道路建筑材料性质、试验检测原理和方法,熟悉原材料试验和质量评价方法;
(7)掌握路线的平、纵、横断面设计及路基路面结构形式以及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熟悉道路的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程序;
(8)掌握桥梁、涵洞的结构形式,熟悉简支梁桥设计计算方法;
(9)掌握公路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熟悉公路施工方案编制程序;
(10)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熟悉施工图预算和投标报价编制程序;
(11)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设计
为了在现实中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构建课程时应以体现能力为主体,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岗位能力分析、参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来设置所学专业课程,并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依托相关专业活动为主线,对所学的职业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与教学内容对应表见表500201-4所示。
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与教学内容对应表 表500201-4
职业能力 |
对应课程 |
实践环节 |
取得证书 |
岗位基本素质与能力 |
素 质 |
身体健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有事业心、责任心和法制观念; |
军训、思修、毛概、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育、语文、中华传统文化 |
社会实践 |
|
能 力 |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工程制图识图与CAD技术;创新创业训练、信息技术 |
CAD绘图,工程图识读、创新创业实训 |
CAD绘图员证 SYB证书 |
专业核心能力 |
施工组织策划、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管理、施工信息资料管理 |
工程测量技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桥梁结构施工、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公路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 |
工程测量实训、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实训、桥梁结构施工实训、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
施工员证 |
勘测控制点的选取;测量、计算有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数据;施工放样;测量资料整理 |
公路勘测设计、公路测设技术 |
公路勘测设计实训、工程测设技术实训 |
测量放线工证 |
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使用保管、归档移交 |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 |
公路工程资料实训 |
资料员证 |
综合岗位能力 |
公路设计、施工,项目管理 |
公路勘测设计、BIM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 |
毕业设计 创新创业实践 顶岗实习 |
SYB证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 |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引导专业设置,职业标准引导专业培养方案,工作过程引导课程体系,典型工作任务引导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根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匹配;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一致性。
通过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面向、职业岗位、工作工程,通过讨论分析和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岗位群要求,结合专家的论证意见,确定核心能力,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相关工种执业标准确立道路桥梁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推导出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职业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将工作任务及核心能力融入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基于道桥工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职业基本技能,形成以任务驱动,“素质教育平台化、能力培养项目化、技能训练岗位化”的课程体系,见图500201-2。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见图500201-2所示。
图500201-2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三)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程以及职业实践课程四个层面构成。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1.公共基础课程
共开设16门,包括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简明新疆地方史、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艺术、体育、语文、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英语、数学等,共计41学分。
2. 专业(技能)课程
共14门,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工程识图制图与CAD、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力学与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BIM技术应用7门课程,共计25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桥梁结构施工、路基路面试验与检测、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公路测设技术7门课程,共计36分。
3.能力拓展课程
共开设10门,包括限定选修课程6门,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公路施工监理/隧道工程概论(二选一)等6门课程;讲座课程4门,分别是健康教育、美育教育、专业新技术、市场营销等,共计15学分。
4.职业实践课程
共开设5门,包括技能等级取证强化实训、毕业设计、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四)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分析表见表500201-5所示。
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分析表 表500201-5
职业基本能力 |
课程 |
知识点及要求 |
(1)具有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 (3)关注社会、了解民生,具备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4)知法守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
思想道德与法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简明新疆地方史 |
(1)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解析。 |
(1)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质; (2)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心理健康教育 |
(1)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2)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 (3)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 |
(1)运用基本体育保健常识,学会自我防护与健身,有健康的体魄; (2)爱好运动,培育体育兴趣,富有运动激情; (3)掌握基本运动项目的技术; (4)坚持锻炼,具有终身健身意识; (5)了解必须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常识,学会健康生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
体育 |
(1)健康与亚健康、体育保健常识、体质健康的测试与评价; (2)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3)晨炼、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体操、健美操等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及裁判; (4)终身体育教育知识; (5)预防传染病常识、院前急救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常识等。 |
(1)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阅读理解能力; (2)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3)具备阅读、写作、文学审美与鉴赏等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应有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
语文 |
(1)了解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各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理解不同文体特点,把握其写作特色; (3)掌握文学与语言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掌握涉及篇目中的词汇,背诵经典篇目。 |
(1)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 (2)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
安全教育 |
(1)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2)心理和生理健康与安全; (3)公共安全知识; (4)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知识; (5)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6)职业安全基础知识。 |
(1)熟练操作Office套装软件以及基本网络工具软件; (2)根据所需主题,快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查询,具有一定的信息过滤、整理、分析能力。 |
信息技术 |
(1)微软办公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内容; (2)主流基本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3)索引擎等信息查询工具的使用。 |
(1)培养一定的实用口语交际能力; (2)加强实用文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3)英语应用能力运用于实际涉外交际中的能力。 |
英语 |
(1)听说训练以交际主题对话为主,突出实用交际能力; (2)阅读以提高语感和交际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写作部分以常用应用文写作为主,强化应用文写作能力。 |
(1)能根据具体日常生活或者生产实践应用的需要,具备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 (2)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学习和知识的贯通与应用,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
数学 |
(1)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
(五)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学习内容分析表见表500201-6所示。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学习内容分析表 表 500201-6
专业核心课 |
学时数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教学设计、职业能力 |
学习领域教学目标 环境设备及其教学方法 |
公路勘测设计 |
85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道路平面设计及计算;②纵断面设计及计算;③横断面设计;④交叉类型选择及设计⑤选线、定线、放线 |
教学目标 知识点:道路平面设计及计算;纵断面设计及计算;横断面设计;交叉类型选择及设计选线、定线、放线。 专业能力点:识图制图能力、计算机技能、计算能力、材料选择能力。 素质点: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爱岗敬业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教室、计算机机房;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设计训练。 |
教学情境设计 |
①路平面设计及计算;②纵断面设计及计算;③横断面设计;④交叉口类型选择及设计⑤选线、定线、放线 |
职业能力 |
能进行平、纵、横设计及相关工作; 能进行外业选线、定线、放线工作。 |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
85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图纸会审、技术核定;②编制施工方案;③技术交底;④路基、路面的定位、放线和找平、技术复核;⑤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⑥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的动态管理。 |
教学目标 知识点:掌握道路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工艺、施工方法等。 专业能力点:具有路基路面施工管理,质量把控的能力 能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素质点: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合作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教室、土木工程实训中心、施工现场。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案例分析、参观、施工视频。 |
教学情境设计 |
①路基施工准备;②路基填筑与开挖;③基层(垫层)施工;④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⑤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
职业能力 |
能描述一般公路施工中各个阶段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能比较各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并进行选择;能初步把握各个施工工序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进行控制;能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能进行常用的施工计算,以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 |
路基路面试验与检测 |
70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路基检测相关试验操作; ②路面检测相关试验操作; ③试验数据统计处理; |
教学目标 知识点:工程质量评定的方法; 常用检测仪器的构造原理以及操作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 专业能力点:路基、路面材料的各项强度的测试方法;路面弯沉、路面摩擦系数、表面构造深度、路面渗水性能的测定方法; 素质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以及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以及安全、守法等职业意识。 教学环境与设备:多媒体教室、专业机房。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参观、案例。 |
教学情境设计 |
①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②原材料检测;③路基检测;④路面检测; |
职业能力 |
能使用常用检测仪器; 能够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能够利用仪器对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弯拉强度和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进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 能够利用仪器对沥青路面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操作,并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材料等级给予评定。 能够利用仪器(设备)采用灌砂法、核子仪法测定结构层的密度,并能够进行质量评定; 能够利用仪器进行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检测,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检测; |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 |
84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造价理论和费用组成;②定额组成和应用;③造价文件编制;④清单的编制 |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造价理论和费用组成;定额组成和应用;造价文件编制;清单文件组成和编制。 专业能力点:识图能力、计算机技能、计算能力、施工组织能力。 素质点: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爱岗敬业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多媒体教室、专业机房。 教学方法:学练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
教学情境设计 |
①造价理论和费用组成;②定额组成和应用;③造价文件编制;④清单的编制 |
职业能力 |
能进行造价文件的编制; 能进行清单文件的编制。 |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 |
56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图纸会审、技术核定;②编制施工方案;③技术交底;④路基路面的定位、放线和找平、技术复核;⑤制定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⑥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⑧施工平面布置的动态管理。 |
教学目标 知识点: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机械选用知识、施工质量标准、安全措施、。 专业能力点:具有审查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和解决简单施工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公路工程的管理。 素质点: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合作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教室、土木工程实训中心、施工现场。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案例分析、参观、施工视频。 |
教学情境设计 |
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施工过程组织原理;网络计划技术;编制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职业能力 |
能进行审查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和解决简单施工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具有编制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能力。 |
桥梁结构施工 |
85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图纸会审、技术核定;②编制施工方案;③技术交底;④桥梁施工过程的管理;⑤竣工验收。 |
教学目标 知识点:桥梁的分类与组成、梁桥上部结构的构造、拱桥上部结构构造及大跨径桥梁构造和桥面系构造;下部结构构造;上部结构不同桥型的施工方法;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及涵洞的施工 素质点:心细胆大、思路清晰、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多媒体教室、相关企业。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讲练结合、案例分析 |
教学情境设计 |
桥梁总论、梁桥的构造及上部结构施工、拱桥的构造及上部结构施工、斜拉桥悬索桥构造及上部结构施工、桥面系构造及施工;墩台构造及施工;刚性扩大基础构造及施工;桩基础构造及施工;沉井基础构造及施工;涵洞构造及施工。 |
职业能力 |
具有识读施工图纸能力;具有编制一座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方案的能力。 |
公路测设技术 |
56 |
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 |
①坐标转换计算;②圆曲线的主点测设和详细测设方法;③缓和曲线测设方法计;④复曲线、回头曲线测设方法⑤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测量 |
教学目标 知识点:公路测设的基本任务;坐标转换的计算方法;上公路平曲线测设方法;公路纵断面及横断面测量; 素质点:心细胆大、思路清晰、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环境与设备:多媒体教室、相关企业。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讲练结合、案例分析 |
教学情境设计 |
①路线平面设计计算与测设;②纵断面设计及计算及测设;③横断面设计; |
职业能力 |
能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计算与测设及其他相关工作; 能进行外业选线、定线、放线工作。 |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分析表见表500201-7所示。
专业基础学习内容分析表 表500201-7
职业通用能力 |
课程 |
知识点及要求 |
(1)能够独立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J2经纬仪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2)能够独立使用全站仪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3)阅读使用大比例地形图 (4)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的测设能力 (5)能运用测量知识解决施工过程中相关问题; |
工程测量技术 |
(1)水准测量原理及路线水准测量方法和测量成果的检核计算 (2)经纬仪测量原理及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3)全站仪的使用及观测数据的处理计算 (4)道路桥梁一般放线知识 (5)道路平面线形的测设 (5)道路纵断面的测设 |
(1)能够准确识读道路工程施工图; (2)能够准确的识读中小跨径桥梁施工图、涵洞施工图; (3)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等; (4)具有熟练应用天正CAD专业绘图软件的能力; (5)能够独立应用CAD绘制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图。 |
工程识图制图与CAD |
(1)国家的有关制图标准,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 (2)投影的基本知识,简单投影图的作图方法; (3)轴测图的概念,简单轴测图的画法; (4)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及方法; (5)道路工程图的主要内容,识读与绘制道路施工图、桥梁结构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6)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等; |
(1)能够利用所学工程地质知识对岩石、土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不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3)能够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工程地质 |
(1)岩石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地下水的分类及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土的物理性质测试及鉴别;土的渗透性;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及常见的地基处理措施。 (2)地质作用及地质年代;岩层的产状;特殊类土的性质、自然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 |
能够应用BIM信息技术进行建模 |
BIM技术应用 |
BIM建模技术 |
(1)能够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2)能够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3)能够正确选用各种常用结构材料;(4)能够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5)能够在施工中分析有关结构的一般受力问题;(6)能够识读与分析桥梁工程结构施工图。 |
工程力学与结构 |
(1)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2)抗压构件力学分析;(3)剪切构件力学分析;(4)弯曲构件力学分析;(5)建筑材料力学性能;(6)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
(1)能够进行石灰、水泥、砂石、普通混凝土、建筑砂浆、沥青、钢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等材料的质量评定;(2)能够进行普通混凝土、建筑砂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道路建筑材料 |
(1)道路工程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石灰、水泥、集料、建筑钢材、沥青、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测方法;(3)水泥混凝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1)能够进行土的工程分类;(2)能个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3)能够进行地基承载力分析;(4)能够进行挡土结构物的稳定性分析;(5)能够进行浅基础、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6)能够对软弱地基处理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
土力学与 基础工程 |
(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2)土中应力计算以及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3)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4)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分析;(5)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6)桩基础与其它深基础;(7)软弱地基处理 |
(六)能力拓展课程
限定选修课程6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部分课程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取得成绩,计入学分,学生可自主选修课程;讲座课由学校或二级学院统一组织 ,学生可选择参加相关讲座,取得学分。能力拓展课共计15学分,学生必须取得13学分以上方可毕业。
限定选修课程与讲座的学习内容要求见表500201-8所示。
限定选修课与讲座的学习内容要求 表500201-8
类别 |
课程 |
教学形式 |
组织部门 |
学分 |
限定选修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线上教学+组织活动 |
公共教学部 |
2 |
四史教育 |
线上教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创新创业教育 |
线上教学 |
教务处 |
2 |
职业素养 |
线上教学+社会实践 |
教务处、学工部 |
2 |
公路施工监理/隧道工程概论(2选1) |
线上教学 |
专业二级学院 |
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线上教学+社会实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讲 座 课 |
健康教育 |
线上+线下教学 |
公共教学部 |
1 |
美育教育 |
线上+线下教学 |
公共教学部 |
1 |
专业新技术 |
线上+线下教学 |
专业二级学院 |
1 |
市场营销 |
线上+线下教学 |
教务处 |
1 |
(七)职业实践课程
职业实践课程是指以训练学生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
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注重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 基本操作训练
(1)工艺实训
内容:绑扎钢筋骨架、支(安装)模板、搭设支架(脚手架)
目标:认识不同型号的钢筋;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下料并绑扎钢筋骨架;认识钢模板,钢支撑,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板模数的计算并支(安装)模板;根据支架(脚手架)高度,正确设计计算立杆横距、立杆步距、立杆纵距等,选用相应的横杆、立杆、垫板等各种杆件,搭设支架(脚手架)。
职业技能要求:能依据设计图纸,识别不同类型的钢筋,并进行钢筋的绑扎、进行简单计算确定模板模数并进行支撑(安装)模板、能够正确选用杆件进行支架的搭设等工作任务。
(2)道路工程测量实训:
内容:道桥工程的放样
目标:熟悉道桥工程测量工作原理;掌握道桥工程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培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工作能力
职业技能要求:能依据设计图纸,进行路桥的施工放样等工作任务。
2.核心技能训练项目
(1)道桥综合实训
内容:基本专业素质,CAD应用道路设计,公路工程施工图表综合识读。
目标:能读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钢筋结构等常见图纸和设计表,能编制常见工程文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
职业技能要求:
串联和综合主要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职业技能,尤其读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钢筋结构等常见图纸和设计表,能编制常见工程文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
(2)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编制实训
内容: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编制和资料台账的建立。
目标:按照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工程量清单和规范要求进行公路工程资料整体策划,包括合理确定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等验收计划。
职业技能要求:
根据施工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过程及文件资料的内容与分类方法,能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设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各分部工程技术资料、测量记录、隐蔽记录、预检记录、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质量验收、等类型资料的搜集、分类、核查和组卷。
3.实习
(1)认知实习
参观特色公路桥梁、监理公司、公路施工企业;参观施工现场、认识各种建筑材料。通过参观,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生产工具、机械设备的使用、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工作内容和施工环境;了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常用材料。为学习后续课程建立感性认识。
(2)跟岗实习
参与工程项目施工。通过生产跟岗实习熟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流程、企业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施工组织方式;了解监理工作的基本职责;了解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程;了解施工资料管理方法;了解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3)顶岗实习
参与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通过顶岗实习,熟悉施工工艺流程;正确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能与企业各个层次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能解决监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4.毕业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任选以下内容)
(1)毕业设计
能独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初步分析、研究问题;查阅和使用相关标准、规范、手册、图集等设计资料;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地形图及其他基本资料进行道路路线设计或中小型桥梁及涵洞的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2)创新创业设计
结合所学专业,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 教学总进程
教学总进程表见表500201-9所示。
教学总进程表 表500201-9
序号 |
学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合计(周) |
1 |
学期总周数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7周 |
117 |
2 |
课堂教学 |
16周 |
17周 |
17周 |
14周 |
|
|
61 |
3 |
专业实训 |
|
2周 |
2周 |
1周 |
|
|
5 |
4 |
认知实习 |
1周 |
|
|
|
|
|
1 |
5 |
工学交替专业核心课程 |
0 |
0 |
17周 |
14周 |
|
|
30 |
6 |
跟岗实习 |
|
|
|
|
4周 |
|
4 |
7 |
顶岗实习 |
|
|
|
|
12周 |
13周 |
25 |
8 |
毕业设计及答辩 |
|
|
|
4周 |
|
|
4 |
9 |
社会实践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
|
4 |
10 |
入学教育 |
0.5 |
|
|
|
|
|
0.5 |
11 |
军 训 |
2周 |
|
|
|
|
|
2 |
|
总计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6周 |
13周 |
|
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500201-11 |
课程性质 |
项目 |
时数 |
比例 |
备注 |
理论教学 |
公共课 |
534 |
38.31% |
理论课时比例为 |
职业基础课 |
276 |
19.80% |
专业核心课 |
362 |
25.97% |
能力拓展课 |
174 |
12.48% |
48.69% |
讲座课 |
32 |
2.30% |
劳动教育 |
16 |
1.15% |
小计 |
1394 |
100.00% |
|
实践教学 |
实验 |
8 |
0.54% |
实践课比例为 |
参观 |
14 |
0.95% |
技能训练 |
463 |
31.52% |
综合训练 |
984 |
66.98% |
51.31% |
小计 |
1469 |
100.00% |
合 计 |
|
2863 |
|
理实比为1:1.06 |
(三) 实践教学进程表
实践教学进程表见表500201-12所示。
实践教学进程表 表500201-12
技 能 训 练 类 型 |
顺 序 |
技能训练项目名称 |
总 学 时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实施 时间 |
实施 场所 |
学时分配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理 论 教 学 |
技 能 训 练 |
1 |
2 |
3 |
4 |
5 |
6 |
基 本 技 能 |
1 |
军训 |
144 |
32 |
112 |
|
|
|
|
|
|
第1-2周 |
校内运动场 |
2 |
认知实习 |
20 |
|
20 |
1 |
|
|
|
|
|
第3周 |
市内相关企业 |
3 |
工艺实训 |
26 |
|
26 |
|
1 |
|
|
|
|
第19周 |
校内实训室 |
4 |
工程测量技术实训 |
26 |
|
26 |
|
1 |
|
|
|
|
第20周 |
校内 |
专业技能 |
5 |
道桥综合实训 |
26 |
|
26 |
|
|
1 |
|
|
|
第18周 |
实训室与机房 |
6 |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编制实训 |
26 |
|
26 |
|
|
1 |
|
|
|
第19周 |
教室与机房 |
7 |
毕业设计 |
104 |
|
104 |
|
|
|
4 |
|
|
第15-18周 |
教室与机房 |
8 |
创新创业培训 |
26 |
|
|
|
|
|
1 |
|
|
第19周 |
校内及相关企业 |
9 |
跟岗实习 |
80 |
|
|
|
|
|
|
4 |
|
第1-4周 |
实训基地 |
10 |
顶岗实习 |
500 |
|
|
|
|
|
|
12 |
13 |
第5-17周 |
实训基地 |
(四) 素质教育安排表
素质教育安排表见表500201-13所示。
序号 |
项目内容 |
时 间 安 排 |
组织部门 |
1 |
公益劳动 |
每学期劳动周1—2次 |
学工部 |
2 |
体育活动 |
每周2学时、纳入体育课学时 |
公共教学部 |
3 |
文艺活动 |
每学期4学时 |
学团联 |
4 |
社团活动 |
每周1学时 |
院团委 |
6 |
假期社会实践 |
寒暑假各1次 |
学工部、院团委 |
7 |
创新创业大赛 |
每学年1次 |
教务处 |
9 |
心理健康讲座 |
第一学期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1 |
学院业余党校培训 |
40学时 |
党委宣传部 |
12 |
心理咨询 |
随时进行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
校园科技文化节 |
每年10或12月份 |
科研处 |
14 |
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 |
每年1—2次 |
院团委 |
15 |
校园歌咏大赛 |
每年1次 |
院团委 |
16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每年1—2次 |
二级学院 |
17 |
时事政治学习讨论 |
每学期1—2次 |
二级学院 |
19 |
职业教育活动周 |
每年4—5月份 |
教务处 |
素质教育安排表 表500201-13
(五)成绩考核与学分获得说明
1.成绩认定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必须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课目用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每学期所开的课程中,考试课程2-3门(专业核心课原则上为考试课),其余为考查课程。经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顶岗实习
根据行业特点,计划安排“顶岗实习”不少于6个月,每周按20学时计算,顶岗实习是指跟岗实习过程完成后,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意愿及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与就业岗位相同或相近的1-2个岗位,采取“师带徒”的模式,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岗位育人,将专业知识与岗位工作有效衔接,最终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到岗率要求达到60%以上,顶岗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用人单位和二级学院联合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专业能力等做出全面鉴定,获得及格以上评审结论的,方能获得顶岗实习学分。
3.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32学时,计2学分。学生可通过选修网络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第四学期安排创新创业专项训练,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小组),老师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企划、指导、培养,学生全员参与,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实战或有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审核合格,计2学分/项。在每学年学院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及参加省、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按相关规定计奖励学分。
4.技能评价
专业技能考核包括专业课程技能考核和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学校规定的专业技能项目,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主持考核,采用等级制评定成绩,并按规定权重纳入相应课程,综合评定课程成绩。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必须参加国家授权的认证机构组织的考试和鉴定,获取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职教师
目前有专职教师7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高级职称占比29%。硕士4名,双师型教师5名。
2.兼职教师
目前兼职教师共计3名,主要来自于施工、检测、监理等行业相关单位。专兼职比例为2:1。
(二)教学设施
1.教室要求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资源
校内实训资源列表表 表500201-14
课程名称 |
实训项目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 (台/套) |
工艺实训 |
钢筋骨架制作 |
道桥实训室 |
钢筋切断机 |
1 |
钢筋弯曲机 |
1 |
T形梁(示范) |
1 |
T形梁钢筋(未绑扎) |
1 |
垫块、扎丝等辅助材料 |
若干 |
桥梁结构施工 |
制作桥梁模型 |
桥梁模型室 |
各类桥梁模型 |
若干 |
桥梁施工模拟 |
顶推法施工 |
1 |
悬臂施工 |
1 |
转体施工 |
1 |
预应力施工 |
1 |
公路工程制图软件 |
绘图软件 |
机房 |
Auto CAD绘图软件 |
80 |
EI CAD道路设计软件 |
80 |
纬地道路设计软件 |
80 |
工程 测量技术 |
水准仪 全站仪 GPS |
测量实训室 |
水准仪 |
30 |
全站仪 |
20 |
GPS |
20 |
公路工程造价 控制 |
公路预算软件 |
机房 |
同望WECOST公路工程造价软件 |
80 |
BIM技术应用 |
道桥BIM建模 |
专业机房 |
高性能计算机 |
60 |
路基路面试验与检测 |
路面弯沉检测 |
道桥建筑材料检测室 |
贝克曼梁 |
2 |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
灌砂筒、环刀 |
10 |
路面平整度检测 |
3米直尺 |
10 |
3.校外实训资源
校外实训条件列表 表500201-15
序号 |
基地名称 |
地点 |
实习规模(最大容纳人数) |
实习(实训)类别 |
1 |
小绿谷综合实训 |
乌市 |
50-100 |
认知实习 |
2 |
新疆丰泽建设 股份公司 |
乌市/阿克苏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3 |
汇聚路面检测 |
乌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4 |
新疆宏滙建筑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5 |
乌鲁木齐荣福筑路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6 |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7 |
新疆交建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乌鲁木齐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8 |
新疆昌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昌吉市 |
2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9 |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10 |
阿勒泰市三实市政有限责任公司 |
阿勒泰市 |
10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加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学校图书馆配有专业相关图书,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 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学术期刊、实务案例图例类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学校配有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教学资源等,釆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釆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鼓励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进教学方式。
(五)学习评价
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必修理论及实践160学分,能力拓展课15学分,至少要修满13学分。
(二)证书要求
获得至少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三)素质要求
学生行为与素养操行学分达到 80 学分。